【四川日报】成都人终于有了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今日动工!
时间:2016-10-09
浏览量:275

  10月9日上午,李家岩水库工程在成都崇州市怀远镇开工。省委书记王东明宣布工程开工。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

  李家岩水库坝址位于成都市崇州市怀远镇境内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公里处,最大坝高123米,总库容1.71亿立方米,属大二型水库,主要水源为文井江,可控制流域面积352.6平方千米。按照规划,李家岩水库总投资49.64亿元,总工期为54个月。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向周边供水2.7亿立方米,其中,每年为成都市城区供水1.43亿立方米,相当于108个锦城湖库容,工程同时还能提供0.42亿立方米应急备用水量,可满足成都中心城区至少30天、人均70%用水定额的应急水源需求。此前,成都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主要依靠都江堰水利工程,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产业发展,都江堰供水能力越来越接近上限。

  项目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在开工仪式上发言。

  省委常委、秘书长吴靖平,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宁,副省长王铭晖,成都市代市长罗强出席开工仪式。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主持开工仪式。省级有关部门、有关市县负责人和项目所在地干部群众代表等参加开工仪式。

  李家岩水库工程是“十三五”期间,我省开工建设的首个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按照“水十条”等相关要求,2020年底以前,我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将全部配套应急备用水源,以增强城市应对突发公共水危机事件的能力。

  

  成都第二水源、新的“大水缸”李家岩水库今(9)日正式动工,也就意味着未来咱成都的供水安全有了“双保险”。

  对于成都的供水安全,李家岩水库到底有多重要?

    李家岩水库档案

  按照设计,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地,李家岩水库不仅能够向成都主城区提供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还能对都江堰灌区的水源进行补给。

  一起来看看新的“大水缸”档案吧!

  成都为什么要建第二水源地?

  现状①:都江堰供水能力接近“天花板”

  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水主要由自来水二厂、五厂、六厂及七厂承担,4座水厂水源均取自岷江干流紫坪铺水库下游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渠系。

  今年8月中下旬的连续高温期间,四座水厂随时面临超负荷生产的风险。

  “自来水厂能不能制水、能制多少水,要看都江堰或者是岷江上游来水情况。”省都江堰管理局供水科科长徐兴文介绍,近年来,随着成都社会经济发展,滋润了成都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有些力不从心。

  都江堰

  来看一组更加直观的数据——

  成都市年均用水量已突破50亿立方米,接近都江堰水利工程总输水量的九成;主城区每年新增人口10万人以上,且用水需求在不断增加。

  预计到2030年,成都主城区人口将达到650万,届时如果仍只依靠都江堰供水,每年用水缺口将超过4亿立方米。而这,还没有考虑天府新区的用水需求……

  现状②:单一水源地抗风险能力差

  更重要的是,单一水源地的格局,让成都在面对突发水危机时,抗风险能力极差。

  2013年的“7·9”洪灾期间,岷江流域大面积出现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都江堰取水口的浊度暴增。由于泥沙含量太大,水厂无法正常生产,成都市主城区近一周的时间内无法正常供水。

  或许有人会问那目前承担着应急水源职能的磨儿潭水库呢?

  2012年,成都在都江堰市紫平铺江村、黎明村之间修建了磨儿滩水库。但库区只有1027亩、最大蓄水量仅为620万立方米的磨儿滩,只能保证成都主城区4天的用水需求。

  “按照应急备用水源的标准,磨儿滩体量不够。”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影响正常供水时,磨儿潭能解燃眉之急。但一旦暴雨的时间再长一些,出现了不可预见因素,磨儿潭也无能为力。

  磨儿滩水库

  选址:近三十年、10多个方案最终定在李家岩

  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成都建第二水源地的设想就已提出。前后历经近三十年,才最终选址李家岩。

  

  最终,成都第二水源、新的“大水缸”的选址定在了岷江另一支流、发源于崇州市西部山区火烧营东北麓的文井江。这里上游植被保存较好、少有工业布局,其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且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3.2亿立方米。此外,这里距离成都市主城区只有45公里,供水成本不算太高。

  水库的坝址则选择在了崇州市怀远镇青峰岭社区四组与六组之间,“这里地势特殊,两岸都有山,修建大坝成本低。”崇州市水务局水利科科长张倩介绍。

  将来影响你家的水价吗?

  按照规划,2021年前后,成都市主城区将会用上来自李家岩的自来水。对于成都市民而言,更关心的是:李家岩水库纳入成都市供水网络后,会影响咱家的水价吗?

  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底成都才推出自来水阶梯水价实施方案,“李家岩的自来水应该也不例外。另外,从市民的角度考虑,水厂的竞争应该是件好事。不过,考虑到建成之时全市的用水总需求,竞争不会太激烈。”

  

  成都有了第二水源,供水安全也终于有了“双保险”护航!

  为了明天,请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